2011年5月31日 星期二

共榮社區主題化環境改善-心療走廊3


99年至100年度,在八賢里4至5鄰的農地田埂、及沿八連溪岸,完成800多公尺的走廊步道。並於心療走廊中繼站,逐步塑造農村特色資源。100年度先完成癒花園設置,後續視居民的共識及維護能力表現,並觀察培根教育效益,再提出更具突破性的發展瓶頸,與關聯配套計畫。
八賢里4至5鄰的沿溪走廊步道,所穿越的土地極為複雜。雖然短短幾百公尺,但土地全部為私有,共有人計80多人,共有關係無奇不有。大致情況為,持有土地所有權,但無耕作權。無土地所有權,但有耕作權。所登錄的土地所有權人,為四代前的祖先,四代後的阿叔、阿伯、三叔公、四嬸婆-------唸完可以到地藏王報到,複雜程度可見一般。土地使用取得的難度極高,本會曾花費一整年時間個別溝通,最後在總幹事洪慶章努力之下,終於取得土地使用同意書。

共榮社區主題化環境改善-心療走廊2


心療走廊98年度開始,由水保局協助,在八賢里6至7鄰的農地邊緣。依地形地物現況,選擇不同的施工方式,先建構275公尺的木棧道。並在漫步道周邊的閒置農地,施作污水生態淨化池、及濕地生態池,目前提供社會大眾使用中。

共榮社區主題化環境改善-心療走廊1


心療走廊為共榮社區農村再生整體改善計畫,主題化改善目標之一,是環境價值的抽象概念。本區域農地未經重劃,缺乏灌溉、排水、交通等公共設施,導致土地所有人之間,常為這些瑣事而爭執、或成為摩擦來源。社區期許能運用農村再生計畫,解決長年以來的農地交通問題,並在步道周邊環境,努力改善現有雜亂、荒蕪、破敗、空曠、閒置、突兀等異常現象。營造農村特有的風格,開闢交通步道多元化附加價值,提供大眾漫遊、駐足觀賞、攝影記錄、知性探索、學術研究、環境資源連結、活絡農村經濟等功能。讓民眾在遠離都市的水泥森林,擁擠、緊張、失落的生活空間時,來到本地農村,藉由步道輕行慢步,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。觀賞環境景觀、鑑賞生態系統、體驗低碳生活文化、先人古蹟、親近產地等活動,而能夠身心放鬆、愉情悅性。並從體驗中,寓教於樂,沉醉自然風光,進而達到心曠神怡、賞心悅目、舒展鬱悶之效。同時藉由漫步駐足,引導社會民眾購買本地農產品,助益本地農村產業,能夠產銷一體,減少里程耗費,創造農村再生新價值。進而激勵居民改善、與更新生產「內容」及「品質」,注重環境保護。社區貫以心療走廊為營造主題,並依序而為。